功能正在努力建设中
知道了
关于韩国电子政务推进经验的思考
——以电子化政府采购(GePS)为例
秦姝(非公开发表论文)
关键词:
电子政务(e-government),电子化政府采购,一站式服务
摘要:
二十一世纪,信息是一个国家赖以发展的新型战略性资源,政府在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同时,电子政务作为一项高效的能够有效的促进政府职能与管理体制转变的手段,其建设已经成为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在亚洲,韩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迅速,已达到高效应用的国际水平。
本文首先介绍中韩两国电子化政务建设的概况,以韩国推行和运行最为成功的电子化政府采购为例探究韩国电子政务成功的经验,并针对我国现行体制面临的不足从韩国经验中寻找突破口,希望在充分考虑中国的目前的改革状况与实际国情的基础上,针对自身的不足,正确的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及经验服务于我国政府。
导言:新闻连接——2005年12月举办的中韩IT产业交流会上,韩国知名IT企业向北京市政府推销其电子政务产品:从煤气管道铺设、停车管理系统,到电子政府行政整合。韩国首尔贸易馆北京代表纪勇表示,韩国的IT技术在北京电子政务方面大有空间。交流会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建东也表示,利用信息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是北京市未来电子政务工作优先要完成的任务。
二十一世纪,信息是一个国家赖以发展的新型战略性资源,政府在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金字塔式政府管理模式必然要让位于网络模式。[1]政府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提高行政效率与勤政廉政是其最重要的改革目标之一。电子政务正是这样一项高效的能够有效的促进政府职能与管理体制转变的手段,其建设已经成为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我国电子政务起步较晚,信息化基础建设也较落后,目前虽有一定的发展,但还是更多地集中于政府→民众的单向方式,公民日常生活参与电子政务的程度尚且不高,涉及国家经济生活的方面更是显得较为单薄。因此以合适的方式借鉴国外经验是一条快捷而有效的道路。
在亚洲,韩国向信息社会的转型由于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而执行得非常好,以此为基础,韩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迅速。韩国与我国文化相似,又同处东北亚地区,作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其成功经验对正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韩国电子政务最突出的成功案例是其电子化政府采购,虽然我国还处于政府采购制度的建设阶段,尚未达到电子政府采购的要求,但是政府采购电子化是世界性的趋势,是我国电子政务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章节。
我以韩国电子化政府采购为例探究韩国电子政务成功的经验,不仅希望为我国电子政府采购的发展做出铺垫,而且也希望其体现出的普遍规则能够适用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各个支系。
另外重要一点就是在借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盲目推行及移植是不行的,仅仅引进技术而忽略政务本身更是十分错误和危险的想法。电子政务实现的途径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支持,重要的是如何制造良好的技术开发及应用的社会及法律环境。如何正确的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及经验服务于我国政府,同样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正文:
一.我国进行政务电子化的必要性及中韩电子政务概况:
1.我国推行电子政务的意义
(1)内涵:
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基础,打破行政组织死板的界限,省略掉层层关卡,使普通民众或企业能够以最便捷的方式,通过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获取政府的信息及服务。
(2)对政府绩效的影响:
a. 通过了解公众意见与需求——提高政府服务性及决策效率。
依靠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所设计的用户窗口,信息资源库及网络平台,公众和企业能够获得更便捷的与政府沟通的渠道,从而在政府决策中发挥更主动的作用。改变我国过去计划经济形成的公众只是集权的被动承受者的观念,形成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
同时政务公开的力度加强,公众参与政务的热情得到提高,政策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公众的意见,从而提高我国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服务性。
其次,信息的丰富与完全使政府便于避免信息不均衡带来的决策偏差和盲目性,也能够通过公众的不断反馈调整执行中的政策,形成迅速的反馈和追踪机制。
b. 通过影响行政组织结构:
对我国政府来说,过于庞大和繁复的行政体系降低了行政的效率。一项政策常常由于信息传达的失真,过于冗长的中间执行过程而失去其原有效力。而电子政务使得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形式变为扁平形式,缩减中间管理层及传达的过程,一项政策可以以其最真实的面目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还可以达到精简机构,节约行政开支的目的。传统的各行政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等级严格的局面也能够得到改善,网上办公、远程会议、虚拟机关等使各部门都能够便捷的获取其它部门的信息,加强了行政部门的整体性和统筹性。
同时,电子政务的高科技性还能够促进公务人员素质的提高,使其更加现代化,更具国际竞争力,从而使我们的政府从根源上不至与国际社会脱轨。
c. 通过改变政府职能:
举例说明:政府在消费方面的职能通过电子化的政府采购,招标在网络上完成,大量节省传统采购过程中人力,物力及时间的消耗。
d. 通过促进廉政建设:腐败问题是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国家政府最严重的弊端之一。通过电子政务达到信息公开化,从而使政府运作阳光化,增加了办公透明度,防止信息被更改、掩盖,人的职能由规范化的机器所执行,保障了公平性,减少了人为的影响。
(3)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a. 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引导和调控市场:
政府掌握大量,系统的信息资源后,就可以通过信息的整合与发布引导市场竞争规范化,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b. 为企业节约成本,创造平台:
电子政务为企业提供了简便和可信的信息获取渠道,还能够削减企业与不同行政部门打交道的时间及物质消耗。
c. 拉动和促进信息化产业的发展:
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其在在公众生活中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同时还由于其对信息基础设施与人才的强烈需求促进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
2.韩国电子政务概况:
(1)现状:
韩国目前已展开了一个庞大的e-Korea计划,联接107个部门,构成11个重点政府业务系统,建成了强大统一的政府网络平台。
2003年2月由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发表的《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和趋势》显示,韩国的电子政务应用能力名列全球第15位。
2003年,韩国的电子政府采购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公共服务优秀奖,2004年5月还获得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优秀电子政务服务提供奖。[2]
(2)发展历程:
从1987年开始,韩国政府开始进公务员业务计算机化的试点,同时大力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扶持IT产业。以此为基础,到1996年,已在行政,金融,不动产管理,国民信息管理,等业务实现了电算化和自动化管理。此后,韩国政府开始制定标准化格式,着手统一全国的各项电子行政系统。
2001年,又成立了专门的电子政务特别委员会(SCEG),并投入2903亿韩元用于连接公共数据库和简化电子政务系统,提高其效率。
2003年,开展移动政务(m-government),使公务人员和公民可通过移动网络获得各种行政服务。
到现在为止,韩国已建成统一的,具有庞大及兼容性良好的数据库的高效政务信息系统及优秀的政府门户网站,囊括了韩国公民最常用的70%的政府服务功能。并在社会及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带给社会及政府的变革:
韩国总统金大中早在2001年就曾指出电子政府不仅为国民提供了许多方便和好处,可以防止贪污腐败,提高生产效率,从宏观上看更是关系到大韩民族能否在21世纪的竞争中胜利的关键问题,是政府所有部门需要放在第一位,做出一切努力的问题。[3]
首先,在韩国覆盖率极高的信息产业极大的提升了韩国人的生活质量,电子政务产生了新型的社会制度,公民能够便捷的查询各种政府事项和个人信息,填写各种文件,办理信访、纳税、医疗社保、教育行政等事务,政府也因此减少了与公民打交道的时间,高效的管理各项居民及法人信息,提高行政的透明度及效率。韩国电子政务系统高度统一及资源高度整合的特点使政府能够轻松掌握真实有效也时效性强的统计信息,并借此得出更加正确的决策。
在经济方面,韩国政府以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使得政府向服务行政府转型,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行政及交易成本。同时还为政府节约大量的资金,基础的电子政务系统(G4C-government for citizen)每年预计可节约1.8兆亿韩元,电子政府采购和税收系统预计每年分别可节约3.2兆亿和1400亿韩元。[4]
同时对韩国的廉政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公众对公务人员的监督能力提高,公民普遍对电子政务在减少腐败和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方面起的作用感到乐观。
3.中国电子政务概况:
(1)现状:
2003年,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的《 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和趋势》显示,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名第74位,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发展态势很不相称。
截至2004年6月30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政府网站,[5]但群众关注力及参与度并不高,门户网站往往停留在政府信息发布的初级阶段,互动及应用程度较低
(2)历程: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
1999年,我国提出政府上网年的概念,并开始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化。
2002年,中央颁发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17号文件,各级政府纷纷展开电子政务建设,然而,真正达到效果的仅有少数发达地区及个别重要职能部门。
4.借鉴国外经验的必要性与韩国经验的可移植性:
企业通过合理移植国外经验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已被证明十分有效,在强调服务性政府的今天,这对政府而言同样是一条捷径。
我国与韩国的政务信息化同样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然而发展程度却不可同日而语。通过考察技术背后的行政方式的差异得出有益的经验,并且针对我国较薄弱的部分,在韩国身上寻找其已被实践过的有效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国与韩国地理文化背景都十分接近,在发展中也曾经遇到许多类似问题,这种类似性决定了经验移植的可行性。
二.韩国经验(以电子政府采购的建设为例)与我国的问题:
1.韩国电子政府采购概况:
(1)现状:
韩国自1997年开始组建国家综合电子采购系统,即GePS系统,到2001年基本完成,联合国将该系统评为模范电子采购系统。2003年6月被联合国授予公共服务奖。
目前,已有11万家供应商进入了供应商库,3万个采购机构从网上采购,每天有8万人次访问网站。2005年1~9月期间,电子招标项目达到10万个,采购合同金额170亿美元,电子订货额44亿美元,签订电子合同23000多份。其中99%实行了电子支付,支付时间从财政经济部收到清款单到办理支付手续只需4小时,每年节约采购资金28亿美元左右。[6]
(2)组建过程:
网上发布采购信息和网上下载招标文件:电子数据交换系统(1997)
+ 商品网上交易:网上订货(1999)
+ 电子招投标和电子支付(2000)
→ 完整的GePS系统(2001)
之后进一步完善:
客户管理系统(CRM)(2004)
服务系统的扩大:无线电子投标和财产管理,移动电话服务。(2005)
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扩充电子目录系统(2006)
2.经验:
(1)推广经验:
a. 立法保障:
韩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较为成熟,政府采购开展得也较早,因此法制较为完备,如保障电子交易活动的《电子商务基本法》《电子签名法》和《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条例》,规范政府采购的《政府合同法》、《政府合同法实施细则》、《关于特定采购的〈政府合同法〉的特殊实施细则》、《地方财政法》、《政府投资机关法》等都已实施。
韩国在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的时候,首先在其原有的较为成熟的公共采购法律及电子商务法律的基础上,为信息化政务创建了更加完善的立法保障。
一些细致的有针对性的立法与完善的技术一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为保障交易过程中信息的完整性,规定所有的采购必须在网上公布其招标信息,以方便所有的竞标者公平竞争,防止腐败。再如为减少信息的不真实性,误传或泛滥,规定只有电子采购系统发布的招标公告才是合法、有效的。
b. 强有力而集中的领导机构,政府主导:
实现政府采购的信息化,需要大量的经费,必须由政府来主导。
韩国的电子采购由财政经济部直接授权调达厅(조달청)开发和运行。为促使调达厅职能从传统的执行采购任务变为统筹政府采购的全部信息资源,韩国组成了总统特别委员会,下辖11个职能部门,由总统亲自负责。作为GePS系统推广项目的枢纽,自上而下地统一构建政府采购的框架,改革原有的僵化的官僚制度,防止重叠职能,重复投资,从行政上保证了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与资源共享。
c. 资金与产业支持:
韩国国会为电子采购提供了充足的政府资金支持。金大中执政期间,韩国政府为此特地拨款250亿韩元。
对于推广初期的财政问题,由11个职能部门共同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财政预算。并通过先投资后结算,以低廉的通信资费刺激通信市场的需求,大大增加了通信公司的收益,形成了产业的良性循环,达到有效融资的目的。[7]这使得韩国的整个IT产业蓬勃发展,甚至被很多韩国人认为是韩国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
发达的技术的确是韩国政府采购系统的核心,但是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规模化的产业,从而保证了高科技的供给,与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e. 与全民信息化同步进行:
电子政府采购需要全社会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比如涉及到的政府采购人、采购执行机构、供应商等主体,就必须应熟悉和掌握相关的电脑网络,数据库应用等信息技术。
电子政府采购作为电子政务改革的一部分,并不是在孤立地进行,同样,整个电子政务也是和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的。
建立于1999年的 Cyber Korea 21计划是韩国政府致力于全民信息化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普及计算机应用,全国建立起了众多区域信息化中心,通过基础教育信息化,边缘人群信息化,数字住宅等方式扩大民众信息化的范围。为电子采购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f. 设施基础的建设及有效利用:
毋容置疑,由于一系列的全民信息化举措和强大的产业支持,韩国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十分完善。韩国的电子采购系统在一定程度与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互相促进,培养了民众的电子商务观念。可以看出,韩国的电子政务与IT产业已形成良好的互动互促局面。但韩国政府并未盲目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而是更加注重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如果每个当地的政府和企业都发展自己的EGP系统,那是浪费预算。[8]
韩国政府采取诸如构建数字分配途径连接不同地区和公司的途径,使得信息基础设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2)运行经验:
a. 服务性——一站式服务:
对政府而言,参与网上竞标的企业是其主要服务客户[9]。韩国政府在整个GePS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本着服务于企业的理念,将原有的以单位为主的业务处理方式按照服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为客户提供最便捷、个性化的服务[10]是该系统的目标。
本着这个目标,政府在改革过程中着力于应对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执行机构的需求开发用户服务,构造面向市场和企业的政府:如采用CRM客户管理系统为每个客户提供不同服务。
同时还致力建造一站式服务,是企业面对单一的服务窗口,减少了冗余的行政流程,为企业节约了成本,。为构筑这样的系统:
b. 政府各部门在所有环节上衔接协作:
与GePS相连的外围信息系统有58个,相衔接的职能部门有53个,全部通过GePS网站提供相关的服务,一次性地审核每一个项目,保证了从发布采购公告、招标投标,签定合同到支付全部电子化的一站式服务。例如当投标者参与某项目的投标时,储存在工商,行业协会等外围系统中的信息就会被调出,由系统自动完成认证。
同时,韩国的电子采购是真正意义上的网上交易[11],是一个贯穿全国政府及企业的采购系统,能够独立承担采购流程的大部分内容,从而不仅仅停留在政府信息发布的基础阶段,极大的提升了其实用性。
c. 公务员改造:
任何电子系统最终还是不能离开人的操纵,公务员作为整个电子采购系统的主持者,管理者和参与者,更成为韩国全民信息化浪潮中的首批改造对象。韩国针对不同的公务员等级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要求公务员必须熟练运用信息技术。
d.统一的标准与统筹的资源:
韩国政府十分注重标准的统一。前不久韩国政府调达厅物资信息局局长廉载铉提出韩国目前急切希望与中国建立政府采购的合作体制,尤其是实现政府采购信息化方面。韩方希望与中国协商建立共同的目录登记标准,并认为这将有助于双方经贸合作的发展。[12]
目录信息系统是建立标准化采购体系的重要手段,使商品代码化,实现了实时发布,查寻和信息共享,方便了网上交易与管理。除此之外,韩国还对采购程序和附有电子签名的电子文档进行了标准化。以此实现各部门的互联互通,为资源的统筹管理建立了基础。
e. 统一的平台:
在韩国政府采购只有唯一的站点:www.pps.go.kr。由于所有的招标信息及相关文件都会在该站点上公布,企业只需要一次性的注册,就可以便捷的根据迅速更新的信息,参与所有的招投标。投标结果由计算机自动排,并进行公示。这保证了所有信息来源的单一性和可信度,防止了信息资源泛滥带来的不必要损耗。
f. 持续的改革:
韩国调达厅在电子采购系统完成后一直在进行创新和完善,改进和拓宽其服务功能
如为了加强收益管理,整合电子采购系统和财政信息管理系统,允许信息即时交换,以使电子政府采购节约下的费用反映在其管理支出中
再如为使企业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政府采购信息并参与投标,开通了无线电子投标和财产管理,移动电话服务等。
2.我国的问题:
(1)法制不健全: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试想,如果法律不能对电子签名作出认证,在网上进行的采购及交易行为都是无法得到保障的;再如,如果国家不能制定相关法律强制及保障一些必要信息的公开化,及一些机密信息的安全性,不仅公众不愿参与到电子政务体系中,信息的共享及整合管理更是无法实现。
(2)不能打破传统的行政观念建设全新的理念:
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及数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是的我国行政人员官本位思想严重,往往以政府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即接受政府服务的公众和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
这使我国电子政务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政府上网发布法律、法规、政策、条文等信息的初级阶段,公开的信息量和更新速度也很低,电子政务能够达到的与公众良好互动,即使得到反馈的效果并未得到体现。
(3)仅仅重视技术,不重视政务,仅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级科技手段,不重视应用及实用:
埃森哲咨询公司(Accenture)在调查了各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后指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过于追求表象,而不重视到底带给老百姓什么和在改善政府部门合作和沟通是否有效。
受到政绩和形象观念的影响,中国电子政务化建设中往往出现斥巨资购置的IT硬件很难发挥作用的现象。目前,国内电子政务采购额中硬件支出高达80%多[13],而公务人员仅注重表面工程,并不愿意以信息系统改变原有的行政方式。
这导致了很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政府往往在购置大量硬件设备,建立网络系统,等基础步骤之后就停止或者减缓了开发,而不是充分利用现有IT基础设施,开发应用系统,扩大数据资源容量,并提升业务与系统的融合。
另外很多地区仅仅是由信息化部门负责电子政务化,而不是由职能部门展开,忽视业务的重要性使得许多地区虽已建设了电子政务系统,如城域网,却由于系统与业务的不相适应无法满足应用需求,甚至使一些政府面对先进的办公手段无所适从,白白浪费资源。
(4)不重视各部门统筹协调:
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国家统一机构的统筹规划和引导,形成了各地区,各级政府,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据统计,中国各级政府部门掌握着3000多个数据库、80%的社会信息资源。而能够互相连接的数据库不到30%。[14]
这导致了职能和资源的分割,使得信息不能得到充分的共享与流通,形成了所谓的信息孤岛[15]。各部门往往只针对本部门业务流程从基础设施开始建设,规划时不考虑跨部门的业务,不考虑其他部门相关的已有资源,给系统的整合留下了大量的麻烦。
各部门缺乏统一规划及协调所带来的弊端还体现在:
(5)没有建立良好的统一标准规范,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化的一大技术准则就是统一的标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还导致各系统的兼容性和规范性差,使信息孤岛的问题难以在技术层面上得到解决。
国家不预先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自然无法避免各个系统的差异性,业务环节无法有机地连通,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系统安全性也很难得到保障,而再次整合或者二次开发的难度和花费的精力都将是巨大的。
(6)全民信息化程度低且数字鸿沟[16]严重,这导致:民众关注程度不高;公务员水平不高:
关于我国政府网站的使用情况,一项权威调查显示,我国的政府网站数量虽已与发达国家接近,截至2004年已超过2万个,但是总访问量,平均每天访问量均十分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异明显。
由于我国的网络基础建设极大的依存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东西部之间,甚至各省市之间差异都十分巨大。和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城市化程度很低,只有不到30%,欠发达地区人口占大多数,严重的数字鸿沟使得多数人由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难以接触到电子政务的触手,进一步阻碍了电子政务的应用。
另外这还导致了欠发达地区操作电子政务系统的公务人员难以胜任,很多地方的电子政务系统是依赖专业的IT公司的技术人员来完成和运作的,技术人员长期把手系统必然导致政务和系统应用的分离,降低效率。
三.解决的对策:
1.韩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在电子政务实践时的基本战略是:
赋予一切有利于民族国家利益的举措优先权;
将电子政府连接整合为一个单一的大政府模式;
使部门间的信息得到最大化共享,消减重复采集。[17]
从韩国电子政府采购系统推广和运作的成功经验我们不难看出,韩国的电子政务化的成就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上层对电子政务的统筹计划和大力支持,包括法制保障,行政体制的改进(清晰的界定政府的行政责任),资金与资源的支持,推动产业发展,和精心构筑的高度整合的系统。
2.推进我国政务电子化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大环境,政府主导:完善法制,大量投资,并进行精心的统筹规划
a. 完善法制:
与传统的立法不同,基于高科技需求将产生的电子政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应当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立法部门应加速提出和实施能够实现以下目的的法律:促进信息流通和共享,保障公众网络信息安全,方便网络交易,调整现有行政体制以加强政府透明度和效率。
b. 大量投资并发展IT产业: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作为后盾,政府不应吝惜资金上的投入要意识到中途停止或是应用开发和后期维护不善的系统都只能导致前期投入的全部浪费。并且通过调整财政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以投资拉动IT产业发展。
(2)建立服务型政府,实现需求引领:
中央17 号文件曾提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要坚持先监管,后服务的原则。我认为这强调的是进行的方式,要首先使政府的监管作用得到良好体现以确保下一步服务职能的实现,然而政府的观念必须要坚持以服务于客户为中心,并以此作为长期目标。
这需要改变政府的传统管理观念及模式,从客户需要的角度设计每一个系统,使更多的普通公民和企业乐于使用电子政务的服务。
可以考虑从关注普通民众利益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出发,建设更多的便民服务项目,而不仅仅是从本部门应用的角度来开发项目。
(3)促进全民信息化并开发运行系统所需的公务员人力资源
我国从教育,宣传等角度对全民信息化做出的努力值得肯定,此外还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第一,建构更为广泛的国家通信网络,提高和增加各地区公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及边缘人群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机会。通过政策优惠支持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或民间投资力量与政府合作解决其经济不足带给电子政务发展的桎梏。
第二,仅应注重开发新兴的具有信息技术的公务员人力资源,还应特别注意对原来公务人员进行改造观念和IT技术的培训,提高其适应能力。可以参考各国普遍推进的CIO(首席信息执行官)的设立。
(4)整合现有资源:创建统一标准,简化流程,各部门协作: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政务心系花还是有一定成就的,利用好这些基础为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可以极大的节省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花费。
a. 建立统一标准:
目前我国最需在电子政务工程管理、网络建设、信息共享、支撑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提出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并以立法为保障进行实施。
规划统一标准时,必须从使用和可行的角度出发,不仅要兼顾现有的规则,还要充分考虑国际标准的可能趋势。
b. 简化流程和加强部门协作:
如使客户窗口单一化,保证公众在信息发生变更时,只需在固定的位置提交一个信息变更记录。
为避免各部门重复建设,重复采集信息,政府应作为一个整体组织和实施电子政务:
可以从资金上控制,如规定电子政务工程资金按应用系统而不是按部门拨款;
还可以建立政府信息骨干网络,规定统一的平台,由各部门分散操作,并建立各部门相关联的信息资源库,使得部门之间的操作和互相协调一次性完成,而不需要客户与不同的部门进行多次联系。
再如可以扩大电子签名的应用,以促进电子审批的流程完全电子化,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业务系统的流程再造。
(5)加强应用:
国家在制定整个规划时,必须以实现政务职能为目标,而不是以技术提升为目标,技术只是手段和工具。
参考公众对政府关键业务的需求,在投入资金建设网络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改革业务流程;首先保证业务程序的合理性,然后才能以关键业务应用流程的电子化来带动整个系统的发展。
同时还应建立强大有效的数据信息库,以保证电子政务的有效应用,不至于因为信息资源短缺而降低整个系统的效用。
结语:
最终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并借此提升我国在信息时代的国际竞争力是一项需要许多努力的浩大工程,需要政府的引导,法律法规和资金的保障,经济和产业的推动以及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本文考察了中韩两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状况,并且重点考察了韩国在政府采购电子化方面的推广和运行经验,希望我们在充分考虑中国的目前的改革状况与实际国情的基础上,针对自身的不足,能够良好的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参考文献:
1.著作:
《城市信息化与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王平
《中韩电子政务比较研究》,李源炯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李习彬
《电子采购 从构想到实施》,戴尔·尼夫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的互动》,杜治洲
《政府职能转变攻坚》,杜钢建
《政务智能:政府主动服务模式的决策支持技术》,樊博
2.报纸:
《中国财经报》
《计算机世界》
《政府采购信息报》
《每周电脑报》
3.资料:
2004年,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研究白皮书
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17号文件
4.网站:
政府采购信息网:http://www.caigou2003.com/
韩国行政自治部(한국행정자치부):http://www.mogaha.or.kr/
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http://www.etiri.com.cn/
中国政府采购:http://www.ccgp.gov.cn/
韩国调达厅(한국조달청):http://www.pps.go.kr/ 或http://www.sarok.go.kr/
电子政务工程服务网:http://www.echinagov.com/
[1]《中韩电子政务比较研究》,李源炯
[2]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http://www.etiri.com.cn/
[3] 2001,电子政府实现战略报告,韩国电子政务特别委员会
[4]全球IT产业全貌,各国景观逐一纵览——《计算机世界》
[5] 2004年,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eGovChina)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研究白皮书
[6]韩国:构成完整的系统GePS——《政府采购信息报》
[7]韩国电子政务经验谈,韩国情报通信部部长梁承泽——《计算机世界》
[8]统一集中的韩国EGP,韩国公共采购服务中心信息管理组主任李建永——《中国财经报》
[9] 服务型电子政府的若干模型——《电子政务》
[10] 韩国调达厅中国事务所所长边熙锡——《中国财经报》
[11]构成完整的系统GePS,李响——《政府采购信息报》
[12]网上采购 彻底改变了政府形象顾金俊——《经济日报》
[13]未来十年中国电子政府的发展和对策,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吴江
[14]未来十年中国电子政府的发展和对策,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吴江
[15] 中国电子政务急需打破两瓶颈, 翟芳——《每周电脑报》
[16] 2004年,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eGovChina)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研究白皮书
[17]韩国公共部门电子技术应用的组织推动评估,韩国公共信息管理部孙飞权
请关注相关链接内是否有更正公告